“这仗打的过瘾啊!!”
“仗就该这样打!!”
“哈哈——”
豫章郡,彭泽,曹军大营。
爽朗的笑声,在中军帅帐回荡,聚在此的众人,脸上无不带笑,看向负手而立,盯看着舆图的曹昂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豫章、丹阳两郡战况日趋明朗,曹军出战各部士气如虹,打的江东军各部是节节败退。
“孙伯符太过气盛,这是他的优势,也是他的劣势。”
曹昂的目光,定格在丹阳郡宛陵一带,似笑非笑道:“仗着自身骁勇,每战必亲陷阵,这在遇到弱旅时确能提振士气,可一旦遭遇强敌,身为主将,不想着居中统筹指挥,反而轻身犯险,实乃取败之道!!”
“匹夫之勇,难成气候!!”
讲到这里,曹昂神情倨傲起来。
等了许久,终于等到孙策再败的消息,曹昂便知合围江东之势,已是必然的趋势了,这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!
“公子所言甚善!”
繁钦看了眼左右,随即上前朝曹昂躬身行礼,“于柴桑遭遇大败,如若孙伯符能痛定思痛,收敛其易爆易怒脾性,在豫章、丹阳两郡治下动乱下,聚拢麾下各部,一路朝吴郡方向撤离,或许在后续交战下,仍会对我军造成不小影响。”
“但偏偏这一路败撤下,孙伯符却屡次想与我军精锐交战,然他却忘了一点,麾下精锐连遭战败下,士气、军心皆遭打击,败逃期间仓促交战,这如何会是我军对手?!”
“不错!!”
赵咨点头附和道:“正因孙策急于挽回颜面,反倒落入我军节节追击的节奏下,所部阵脚彻底乱掉了。”
“在过往征伐江东各处,孙伯符每逢大战必身先士卒,这的确给麾下提振了士气,以此赢的一场场大胜,如此也使孙伯符在江东军麾下地位影响皆不寻常。”
“但那是过往,跟我军交战下,主将不做主将该做的事,那终究是会在交锋下吃下大亏的。”
赵咨这番话讲完,引得不少人频频点头。
这两位,一个是征东将军府的笔杆子,是负责时报编撰的,一个是征东将军府的对外使者,是负责周边联系的。
别看二人不直接参与到军务谋划上,但由于所涉领域的特殊,使得二人看待问题往往是从全域考虑的。
就以从前线急递传回的宛陵大胜,孙策率领着麾下聚拢的精锐,在知宛陵遭遇太史慈围攻下震怒,不顾麾下劝阻要与太史慈展开交战,却不想反倒是被太史慈给利用,在牵制孙策所部时,虽说初期是太史慈处于下风,毕竟太史慈不止要面对孙策所部,还要面对据城而守的吕范。
但随着黄忠、沙摩柯所领精锐杀到,使得宛陵一带局势得以转变,双方在宛陵一带展开大战,最终的战况是孙策在交战下,被黄忠、太史慈分别射中右胸与大腿,使其遭到重伤,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使得出战江东军发生大乱,要不是朱然、丁奉拼死护卫,孙策将在此战被围杀。
面对孙策所部溃败,沙摩柯率部继续追击,而黄忠则与太史慈联手,苦战数日下终下宛陵城,虽说吕范、徐逸他们趁乱逃窜,可丹阳郡治宛陵却被黄忠、太史慈攻破,这对江东军的打击无疑是极大的。
关键是宛陵一带爆发大战,不代表别处就没有进展了,歙县之战,邓方、曹铄他们率部大破孙暠、陈武所部,陵阳一带,常雕、魏平联手围攻吕岱所聚溃兵……
隶属于曹昂麾下众将,在这场大乱战之下,皆是取得了不俗战绩的,当然最为耀眼的要属太史慈、黄忠他们这一战。
得知此事的曹昂,心中是很高兴的。
因为太史慈的突出表现,使得曹昂另一部署得以能开展起来,即等江东之战结束了,调太史慈出任丹阳将军,以此解决丹阳郡日后涉军诸事,而丹阳郡太守一职,曹昂是打算叫诸葛瑾出任的。
在过去的历练中,诸葛瑾跟随刘晔奔赴各地,以筹划与完善水利大计,其才能得以彰显出来。
且诸葛瑾为人宽厚,深具器量,跟太史慈一起坐镇丹阳郡,定然能将这一复杂之地理顺出来。
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,是此前诸葛亮的表现,让曹昂是很满意的,他要通过重用诸葛瑾,来加深诸葛一族与曹氏的联系,特别是跟他的联系。
这份布局,既是对战后局势的稳妥安排,也是对人心的深远谋划。
至于说,在这乱战之下,一些江东将校战死,比如陈武,对此人之才,曹昂是知晓一些的。
但战死就战死吧。
曹昂不可能说,为了降服一些将领,就影响到他对整个江东的布局,对于人才,曹昂是渴求的,但这并不意味着曹昂会为了这些就延缓攻势,这是对奋战在前线各处儿郎的不负责任。
人才,只有在自己麾下,那才叫人才。
而在敌对势力下,特别是还冥顽不灵的,想表明所谓忠心的,那就是对手,而对于对手,曹昂想来是不会心软的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“现在就看丹阳、吴郡北部交汇之地了。”
而在此等态势下,曹昂的目光,定格在舆图一处,聚在帐内的众人,听到曹昂所讲后,一个个的目光亦是汇聚过来。
没错。
在豫章、丹阳两郡出现大乱战下,围绕丹阳、吴郡交汇北部的渡江之战,也悄无声息的拉开了帷幕。
扬州水军将军文聘、广陵将军甘宁各率本部精锐,悍然对这一带发起渡江之战,双方在此展开激烈交战。
因为离的远的缘故,对于这一带战况,曹昂掌握的是不多的,可对于文聘、甘宁他们,曹昂是有绝对信心的。
他们二人皆是久经沙场的猛将,一个沉稳如山,一个悍勇如虎,只要他们能够配合默契便能撕开口子,加之前线多变的战局传回,这必然是能动摇孙策在这一带的布防,以此实现最终合围之势。
“公子,今下各地战况利于我军,中军所在当尽早离开彭泽,前去宛陵一带。”在沉默之际,一人上前作揖道:“唯有这样,公子方能更便掌握各地战况,以对江东溃败之军展开更有利攻势!!”
“附议!!”
“附议!!”
一道接一道附和声响起。